论坛|刘世锦:地方竞争要从追求GDP转向追求创新

2018-09-18   点击次数:1524

                


   “需要把过去地方政府之间追求GDP的竞争转化为追求创新的竞争。”917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技术创新的竞争与合作”单元发言时,做出上述表示。


    刘世锦在发言中分析了中国技术创新的优势和短板。他说,中国技术创新的优势在于应用性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人口众多,而且需求在快速上升。中国有一个在特定条件下由劣势转变而成的优势,即某些技术比较落,但需求因此比较旺盛。他举例说,很多以前没有用过电话的中国人,第一次用电话便是智能手机,“一次跨了好几个台阶”。其次,中国的产业配套条件较好,比如深圳华强北,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IT产业配套条件最好的地方。


    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在技术创新、特别是互联网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企业、技术、特别是商业模式。“我相信中国各个方面的创新还会促使更多世界一流的企业、产品和技术涌现出来,这是中国创新的优势。”


    在谈到中国创新面临的短板时,刘世锦特别提到了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问题。他说,大学要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需要学术传统和人才队伍一代代的接续,特别是需要学术规范,需要自由探索的环境和风气。而要补齐这些方面的差距,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也有一种担忧,中国这种应用式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能是缺乏后劲的,可持续性可能会遇到挑战”,他说,这个短板能不能补上,与中国未来的创新前景密切相关。


    对于中国未来的创新前景,刘世锦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下一步要加快服务业的开放,重点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物流、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这些层面对外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


    他说,不妨做一个尝试:在中国创新比较活跃的地区(比如深圳、杭州等)搞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特区,在大学招生、学制、教材、经费、人才引入、智力结构等问题上进行大胆探索。


    第二,中国经济之所以发展得很有活力,一个很有特色的体制现象是地方竞争。过去竞争的重点是招商引资,建设营商环境,吸引外部资金,办工厂、搞基建,重点是发展工业。下一步,这个机制还要继续利用,但各个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需要调整,过去只关注GDP,以后要比创新,比谁的创新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刘世锦表示,深圳、杭州、北京的中关村等已经成为创新中心,但这还不够,中国应该有更多创新中心涌现。创新中心的形成是通过竞争实现的,即将各种创新的要素组合起来,通过流动形成新的创新中心。“未来,需要把过去地方政府之间追求GDP的竞争转化为追求创新的竞争。”文章转自中国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