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理:工业重镇的智造“论剑”(川岛曹长理与制造业)

2016-12-23   点击次数:84

曹长理:工业重镇的智造“论剑”(川岛曹长理与制造业)

主题: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中国,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品牌服务跟不上,技术工艺落后的问题。而企业对国家力推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举措缺乏了解,企业家们面对迫在眉睫的改革缺乏明确的方向。

工业重镇的智造论剑

1890年,晚清湖北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开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钢铁厂以来,中国制造业就此蹒跚起步。由此,武汉也成了国人心目中的工业重镇。

百年后的今天,在全球范围内正引领着一场被称为“工业4.0”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谓的“工业4.0”,其本质就是将原本传统的制造业,引入数字互联网技术,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这样一来,对于传统的中国制造业来讲,如果不能跟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落后的生产方式就很有可能在今后逐步淘汰。因此,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就不言而喻了。

6月28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办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与会嘉宾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700人,共同探讨“制造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如何助力制造业升级等热门话题。曹长理作为永康走向全国五金机电行业领域代表性企业家发表重要讲话。

中小企业的改革瓶颈

当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制造工艺落后等问题。对此,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发达国家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相当,而国内的智能制造业水平参次不齐。所以,中国《智能制造2025》实际上存在工业2.0,3.0,4.0并存的局面。”李毅中认为:“目前许多企业在发展工业4.0的同时,也要兼顾发展工业3.0,极个别的企业甚至还要补足工业2.0。”浙江川岛万亿五金机电“双创”联盟的曹长理认为:“来自东南亚国家人力资源成本的竞争以及出口的疲软,都成了制造业难以承受的负担,迫使中国的企业产业调整。”在曹长理看来,传统的中国制造业者除了需要升级智能制造之外,无论从营销方式,还是采购成本,仓储物流都需要融入“互联网+”的概念,否则企业的成本很难降低。

虽然,中国的许多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有些“先天不足”的短板。但是,在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司长王申卿的眼中,对于企业来说:”改革非常重要。“并且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因为,在王司长看来,制造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然而,对于许多中小型企业来说改革并不简单。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内的许多中小企业仍然只能靠简单的组装维持企业的生存,基础原件,技术工艺,原材料,制造设备基本都从国外进口。最为关键的是,有的企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缺乏了解,也有的企业虽然想要转型,但是却找不到方向。国家发改委原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原委:“中小企业不像大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没下不了大资本。”王远枝司长认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依靠社会第三方服务平台。对此,浙江川岛机电的曹长理在平台服务上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同质化的制造业工厂完全可以共同组建企业联盟,共同出资转型升级。在这一点上,曹长理已经成为了制造业的探路先锋。去年8月,他联合了100家优秀的制造业工厂,共同投资重组,原本许多“僵尸”企业能够得以重生,并且加入智能制造的队伍中。曹长理希望,“双创”联盟的成立,能够成为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