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录片段—永康走向世界的电动工具大王:曹长理(永康川岛)

2016-12-27   点击次数:98

杨澜访谈录片段—永康走向世界的电动工具大王:曹长理(永康川岛)


    开场白:2008年,遍及整个中国的制造企业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倒闭风波。许多明星制造企业裁员甚至关停,中小企业更是存活不多,导致其背后的数家供应商都有些措手不及,日子变得也相当难过。然而有一家企业不但在这次寒冬中存活下来,还经过这次寒冬完成蜕变,使自身变得更加强大。今天接受我们采访就是来自浙江川岛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曹长理先生。

杨澜:您怎么样来分析一下这次寒冬给您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

曹长理:1999年我创办川岛电器,也是当时创办电器制造业的第一批人。那时候的市场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产品大都是以功能为主,很少像现在的产品根据客户期望而进行差异化生产。然而这正是一种趋势,我们起在时机,赢在变化。其实,危机不是一个瞬时的概念,从99年企业创立至今,每年我都能够感觉到有危机感,可能正是这种危机感促使我们企业在不断地进度。而每一次危机也是行业的一次洗牌,跟不上步伐的企业必然面临淘汰,这正是中国制造在艰难转型中冰火两重天的写照,如果我们自身能够跟上这种趋势,我们不怕任何寒冬。                                                                                                                                                                                                                                          

杨澜:您是怎么通过企业文化去管理企业,换句话说您是用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去实现您最初定的“让中国制造立足中国,走向世界”这个目标的呢。

曹长理:当然,企业做大就不能用人去管理企业,也管理不好企业,这是就应该创建一种适合企业体制的一种文化,让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让文化去领导、去指引大家应该怎么做。

 最初公司管理层建立企业文化,应用于实际工作,经过长时间应用总结、应用在总结,我将其总结为四个字“精益求精”。什么是“精益求精”呢,大家听起来很容易,不就是追求更好吗,但是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怎么样才算“精益求精”呢,一位深有感触的主管这样描述:“精益求精”把一个人逼得“走投无路”,到了自己都“发疯”了,认为自己能力就这样了。我认为这叫“精益求精”。

杨澜:假设您现在正处在“制造业寒冬”,您会对企业进行怎么样的调整,会“裁员”来降低成本吗?

曹长理:这个不用假设,我们每天都处在“制造业寒冬”,如今国内外竞争激烈,我们稍有懈怠,就会被赶上。发展瞬息万变,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调整自己。对于企业的调整就是根据形势使企业不会偏离轨道,这是战略层次上,战术上就要求企业用百米的速度去跑长跑。

裁员是个笼统的概念,不合格的员工当然应该裁剪掉。从1999年至今,我们遇到过不少的危机,除不合格员工,我们从未进行裁员,相反,有次危机时,我们企业还在增加员工,甚至工资还相应增长,而且那一次我们的营业额还有不少的增加。

所以,我感觉企业发展还是要把握战略,把握趋势,根据战略去调整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