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1 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指出,中国迈向现代化需完成现代文明启蒙,其中金融领域的认知革新尤为关键。他强调,长期以来社会存在对金融的偏见,将经济与社会问题简单归咎于金融,实则忽视了金融在法治文明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价值。
吴晓求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枢纽,其功能不仅限于融资,更在资源配置、风险定价、财富管理等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正确理解金融,需摆脱 “工具论” 误区,认识到其对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的深层推动作用。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他提出两大路径:一是扩大内需,通过优化金融服务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发展普惠金融、消费金融激活市场潜力;二是扩大开放,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吸引国际资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资产配置中心建设,在开放中提升中国金融的全球定价权与规则话语权。
“金融启蒙是现代化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晓求强调,学者需肩负对金融本质、功能的正确阐释责任,为社会树立 “金融是现代文明基础设施” 的认知,助力中国经济在扩内需与高水平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