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3 日,《中国能源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接受专访,指出安全长时储能是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关键支撑。随着中国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突破煤电,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但面临“出力随机性”的短板,弃风弃光现象与电力紧缺矛盾并存,根源在于缺乏长时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技术通常指在额定功率下持续放电时间超过 4 小时,其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备技术,需在发电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全面布局。赵天寿认为,在众多长时储能技术路线中,液流电池具有本征安全、时长灵活、寿命长等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成本问题一直是个“拦路虎”,需从电解液和电堆两方面降低成本。赵天寿建议,行业应聚焦长时储能技术攻关,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完善产业链布局,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