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8 日,在广州举办的 “湾区科技创新对话” 中,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极。
黄奇帆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构建 “1+10” 产业链集群(制造业 + 研发设计、物流、金融等十大生产性服务业)。从世界经济经验看,生产性服务业是 GDP 的主要增长动力 —— 发达国家该领域占比超 40%,而我国目前仅 27%,未来有望提升至 40% 以上。他以高端装备为例,硬件附加值仅占 50%,专利、系统等生产性服务附加值占另一半,凸显其对制造业高端化的关键作用。
“全球独角兽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占比最大。” 黄奇帆举例,苹果公司无生产线却凭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实现 3 万亿美元市值。他强调,我国需培育更多类似华为的 “链主企业”,并重点支持五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 强企业、专业生产性服务大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及产业互联网平台(如希音)。
“生产性服务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温床,也是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的核心。” 黄奇帆的论断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重要方向,引发学界与业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战略价值的深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