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周天勇:宏观调控重心应从 GDP 转向 CPI

2025-05-20   点击次数:4

经济学家周天勇指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需重新排序,应将 CPI 回升至 2%-3% 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是降低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最后才是 GDP 增速。

他分析称,CPI 反映市场真实需求,唯有物价回暖,企业才能获得有效订单,留住产业资本;需求旺盛才能扩大就业,提升居民收入,进而形成供需良性循环。若继续以 GDP 为首要目标,地方政府可能依赖基建投资拉动增长,但这类模式对就业和消费的带动效应较弱,且可能加剧产能过剩。例如,某县修路虽提升 GDP,但人工费用占比仅 10%,对民生改善作用有限。

周天勇强调,即便 GDP 增速达标,若 CPI 负增长,仍意味着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质量堪忧。当前需通过政策引导激活消费市场,让 CPI 成为反映经济健康的 “晴雨表”,而非单纯追求 GDP 数字增长,以此推动经济向内生性增长模式转型。